人民日报聚焦海纳人和,彰显机器人核心技术实力2024-12-13来源:人民日报
从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国产化替代,到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研发下线,新昌县海纳人和轴承有限公司用了十几年。“我们破解材料、工艺等方面难题,将轴承、针梢、传动轴组成的机器人关键传动模组实现国产化。”海纳人和总经理任荣富说。
十几年的探索与突破,不仅让海纳人和实现了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,也成为了新昌这座“轴承之乡”产业升级的缩影。随着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,更多本地企业加入到机器人产业链中,推动了这一领域的不断壮大和集聚。新昌,这座传统制造业重镇,正在从轴承制造的单一优势,迈向机器人产业链整合的新高度。
浙江新昌,一个群山环抱之县,为何能聚起一条机器人产业链?
作为“轴承之乡”,传统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,是这里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。当地企业不断创新突破,进一步推动技术跃升,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。而机器人在纺织、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应用,又形成了机器人有销路、产业升级有门路的良性循环,产业链得以搭牢。
机器人,这个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,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。
看技术,人工智能发展,为机器人的“学习”赋能;芯片技术突破,拓展机器人“思考”的能力与边界;轴承、传感器等硬件的精进,让机器人的“五感”更敏锐、动作更灵活。机器人的“技能点”更多,适应性更强。
看需求,冲压、焊接、涂装,新能源汽车智慧工厂内,工业机器人手臂伸缩旋转,焊接点位火花明亮;巡航、越障、清扫,扫地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,减轻家务负担。随着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,市场需求有望继续上升。
看政策,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,拓展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场景;多地将消费级机器人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,家用机器人加速更新换代;发展规划及行业规范加速落地,发展路径更加明晰。
技术突破、需求攀升、政策支持,多重机遇交汇,为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源源动力。相信会有更多地区,立足特色产业,把握历史机遇,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[编辑:陈慧宁] [责编:陶鹏] [总审:牛辉]